真正的传国玉玺最有可能的是,早已葬身洞庭湖的湖底了。
说起传国玉玺,大家一定不会陌生,这块出自秦始皇之手的国玺,曾作为江山一统、万世无穷的凭证,也被后世赋予了“君权神授”的政治意义。
但可惜的是,这枚象征着皇权的传国玉玺,自打问世以来就命运多舛,早已遗失在历史长河中,以至于目前在何地,后人无从得知。
赵惠文王明知道秦国居心叵测,却畏惧秦国强大,不敢不从,只好派蔺相如出使秦国,蔺相如以砸碎和氏璧作为威胁,当面揭穿秦王骗壁的阴谋,最终完璧归赵。
公元前221年,秦灭赵,秦始皇统一六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和氏璧自然也就归秦始皇所有了。
得到和氏璧以后,秦始皇命人将这块玉璧琢成玉玺,宰相李斯亲书八字鸟虫状篆书印文:“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这八个字充分表明了秦始皇当时的心态,他认为自己是天命真龙,得到上苍认可来管理人间,同时也希望自己能够长生不老,大秦永远昌盛。
而玉玺的雕刻则由咸阳著名玉工孙寿完成,玉玺的玺体方圆四寸,钮呈五螭五虎盘踞形状。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巡视天下,一行人乘龙舟行至洞庭湖口,忽然风浪骤起,龙舟眼看就要倾翻,秦始皇惊慌失措,这时候,有大臣给秦始皇献策丢宝镇浪。
秦始皇连忙将传国玉玺抛入湖中,祈求神灵镇遏风浪,说来也怪,秦始皇将玉玺丢进洞庭湖以后,洞庭湖竟立即风平浪静。
八年后,秦始皇巡狩到华阴,有人拿着玉玺挡住秦始皇的道路,将玉玺奉还给秦始皇,并说道:“持此还祖龙”。
秦始皇连忙命人收下玉玺,本来打算详细询问送玺之人,可是那人放下传国玉玺便不见了,玉玺就这样失而复得,重新回到了秦始皇手中。不过,这是传言,至今真假难辨。
不久,秦始皇东巡时病倒于途中,秦始皇去世以后,玉玺落到了秦二世胡亥的手中。
只可惜,大秦传了一代就轰然倒塌,没过几年,秦朝灭亡,公元前207年10月,刘邦率兵攻入咸阳时,秦王子婴投降,并捧着玉玺跪在咸阳道上,把玉玺献给了刘邦。
王莽称帝以后,传国玉玺落入王莽手中,仅仅过了十多年,王莽被杀,传国玉玺落入绿林军将领李松手中,后来,又被刘松送给了尚在南阳的更始帝刘云。
刘云被赤眉军所掳,传国玉玺落入赤眉军拥立为帝的刘盆子手中,后来,随着刘盆子的投降,传国玉玺落入东汉光武帝刘秀手中。
中平六年,东汉雒阳发生政变,传国玉玺在战乱中遗失。几个月后,攻入雒阳的孙坚在井中捡到传国玉玺。
孙坚获得传国玉玺以后,心生异念,但不久和江夏太守黄祖作战身亡,孙坚死后,扬州刺史袁术在孙坚之妻手中强取传国玉玺。
公元630年,李靖率军讨伐突厥,萧皇后和元德太子从突厥而返回中原。
萧皇后带着传国玉玺献给唐太宗李世民,并说道:“此乃传国玉玺,太宗即位,天下归心,理应物归正主”。
唐太宗把传国玉玺捧在手中,激动的手一直颤动着,龙璃虎钮的玉玺,以黄金镶补缺角,并有篆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正是秦始皇传下来的帝王受命之符。
唐朝末期,天下大乱,群雄四起,公元936年,石敬瑭攻破洛阳,后唐李从珂抱着传国玉玺登楼自焚,传国玉玺就此失踪,在历史上消失。
宋代皇帝曾经多次寻找传国玉玺,但是均寻而不得,一直到元代,传国玉玺落入元顺帝手中。
公元1368年,在明军进攻下,元顺帝退出大都,传国玉玺也随之流落漠北。
公元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大明,朱元璋曾经多次派人追击遁逃的蒙古朝廷,以期得到传国玉玺,最终还是空手而返。
传国玉玺归落何处?
传国玉玺到底会在什么地方呢?其实,真正的传国玉玺,早被秦始皇扔进了洞庭湖底,不复存在了。
前文说到,秦始皇巡游途中,为了镇住湖中的风浪,将传国玉玺扔进了洞庭湖,顿时风平浪静。
秦始皇并没有当场派人下去打捞,所以说玉玺早已沉入洞庭湖底不见踪影。
至于后来秦始皇在巡游途中,有人拦住他还给给玉玺,更像是秦始皇一手导演的好戏。
因为洞庭湖深不见底,而且湖面无边无际,秦朝时代打捞技术落后,在洞庭湖中打捞一件玉玺,无疑比海底捞针还难。
而且当时的朝野民间流传一种说法:得传国玉玺者得天下,得之表示受命于天,失之则是气数已尽。
结语:
综上所述,传国玉玺很可能有两枚,第一枚被秦始皇扔入洞庭湖,不见踪影,第二枚是秦始皇仿造出来的,但是在后唐时期,后唐李从珂抱着传国玉玺登楼自焚,传国玉玺就此失踪,所以现在根本找不到任何一枚传国玉玺。
传国玉玺虽然已经尘封在历史的长河中,但它仍旧是历史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如果传国玉玺还有机会出现的话,那也是最早出现的那一枚,已经被秦始皇扔进洞庭湖。
也许随着后世考古技术的发展,终于一天会解开这个千古疑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