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邪两赋”看凤姐
如果用好人、坏人的标准来评价凤姐的话,王熙凤真不能算是好人。不仅因为她心狠手辣,还因为她的手上有几条人命。
她直接害死了贾瑞和尤二姐,又为了3000两银子,间接害死了2个无辜的青年男女,金哥和守备之子。
这种事情无论是放在古代还是现代,都足以定义为可以判刑的坏人。
小时候听故事,大人们总是先告诉我们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因为仅凭小朋友的智力无法区分人的好坏。
在戏剧表演中,也会通过明显的扮相告诉观众,谁是忠义的?谁是奸诈的?。比如京剧脸谱:当看到红脸的关羽、白脸的曹操时,观众也和小朋友一样,不需要思考,忠奸善恶就一目了然了。
然而,小朋友终究要长大,生活也不是演戏,人性的复杂,根本无法让人一眼看穿,我们必须要通过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和甄别。
王熙凤可以说是《红楼梦》中最受争议的人物,王昆仑先生在《红楼梦人物论》中说:“恨凤姐,骂凤姐,不见凤姐想凤姐。”
然而,《红楼梦》曹雪芹的伟大就在于,它所呈现的人物没有之前传统古典小说中的好人、坏人之分,曹雪芹笔下秉承着“正邪两赋”的原则来创造人物,因此,他笔下的人物鲜活立体,接地气,生命力持久,这或许就是这部小说历经几百年,依然经久不衰的原因之一。
因此,“坏人”王熙凤的身上有着非常多的人性温暖的一面。
比如:她对刘姥姥的关爱,刘姥姥第一次来贾府打秋风,她送给刘姥姥20两银子后,还特别贴心另外拿出一吊钱给刘姥姥坐车。
她对邢岫烟的照顾,已然超过了邢岫烟自己的姑妈邢夫人,书中明确写道:
“凤姐儿又怜她家贫命苦,比别的姊妹多疼他些,邢夫人倒不大理论了。”
她对重病的秦可卿的宽慰,足见闺蜜间的惺惺相惜之情。
最让人动容的就是她对林黛玉的好,集所有的关爱、照顾和安慰于一身!
王熙凤为什么对林黛玉这么好?
她起初对黛玉的好,只是浮于表面。
王熙凤初见林黛玉时,说的那句经典的恭维之词:
“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
一句话,同时恭维到了贾母、三春和林黛玉,一石三鸟,可谓已经达到“拍马屁”中的教科书级别。
实际上,这种恭维的话术,对于王熙凤这种“机关算尽太聪明”的女子来说,完全是小儿科,她能够张嘴即来。
因为王熙凤初次见林黛玉时,她并不上心。
她先是来迟了。远客到了,她却姗姗来迟,不得不让人怀疑她的待客诚意。
另外,她人还未到,笑声就先传了过来。这显然对林黛玉并不特别尊重,黛玉当时就想:
“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
而且,她的穿着极其艳丽,对于母亲刚刚去世,还在服孝中的林黛玉来说,王熙凤其实并没有在意林黛玉的感受。
因此,王熙凤初见林黛玉时所表现出对黛玉的关心,完全是为了讨贾母开心。
毕竟林黛玉是贾母最喜欢的女儿贾敏的女儿,女儿去世,白发人送黑发人,贾母对女儿全部的情感必然移情到外孙女身上。
加之,贾母作为贾府最有权力的人,她的猫儿、狗儿都是娇贵的,这个道理连管家林之孝家的都明白,何况是“人精”王熙凤。
王熙凤对林黛玉“日久生情”
如果仅仅是因为讨好巴结贾母,王熙凤对林黛玉的这份好肯定不会持续太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王熙凤对林黛玉却是“日久生情”,甚至到了令人动容的程度。
王熙凤旗帜鲜明地支持林黛玉的爱情。
当林黛玉和王熙凤说,她很喜欢暹罗进贡的茶叶时,王熙凤赶紧不失时机地说:“那你吃了我们家的茶,啥时候嫁到我们家来呀?”
古时候,茶叶是作为男女结婚时的聘礼的,因此,有这种风俗,吃了男方家的茶,就是他们家的儿媳了。
这看似是王熙凤在打趣林黛玉,实质上却是王熙凤并且当着众人的面,旗帜鲜明地表达出自己对宝黛“木石前盟”的态度。
当林黛玉和贾宝玉闹小脾气时,她十分关心,极力劝和。当她见到俩人已经自己和好了,正在互相赔礼道歉时,她开心地拉着俩人去见贾母,并说这俩个小情侣是:
“黄鹰抓住鹞子的脚——扣了环。”
此处,进一步表明王熙凤林黛玉的爱情认可,她认为宝黛爱得深切,已经无法分开。
最让人感动的是王夫人让王熙凤带着王善保家的去抄捡大观园时,王熙凤对林黛玉的体贴和关爱已经达到了顶峰。
半夜三更,体弱多病的林黛玉已经睡下,得知要被抄捡,受到惊吓的林黛玉正打算从床上爬起来。王熙凤却体贴地让林黛玉不必起床,安慰道:她们一会儿就走。
当王善保家的在林黛玉的房间里搜出了6件贾宝玉的私人物品。
书中写道:
那个王善保家的带了众人到丫鬟房中,也一一开箱倒笼抄检了一番。因从紫鹃房中抄出两副宝玉常换下来的寄名符儿,一副束带上的披带,两个荷包皮并扇套,套内有扇子。打开看时皆是宝玉往年往日手内曾拿过的。
搜到“赃物”,王善保家的得意不已,以为抓住了林黛玉的把柄,可以去王夫人那儿去邀功请赏了。
眼疾手快的王熙凤赶紧出面为林黛玉打掩护,她轻描淡写地说:“那是贾宝玉和林黛玉从小一起玩,这也不算什么稀罕事。”
聪明的紫色鹃也忙着解释说:“直到现在两人的东西也分不清呢。”
王善保家的只得悻悻地离开。
此时,想必林黛玉一定会深深地感激王熙凤。
因为这6件东西里,有一样东西不同寻常:两副寄名符。
寄名符,通常是一块材质各异的牌子。是指古时候富贵人家的孩子出生后都请先生批的八字。如果八字过硬刑克父母或者小孩难养,就会寄给有名望的僧人道士做寄名子女,以便孩子能够顺利长大成人。
因为从世俗观念的角度来看,林黛玉私藏贾宝玉的寄名符是不合乎情理的。封建大家族里,非常顾忌男女私下里互传情物。
林黛玉是名门闺秀,如果被认定是私下里做出这种事情,是有损他个人名声的。
如果此事被捅到王夫人那儿,林黛玉的名节将会不保。那个年代,女孩子的名节可是比生命还要重要,清高孤傲的林黛玉只有选择自杀了。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抄捡大观园中,王熙凤救了林黛玉一命。
王熙凤对林黛玉好的深层原因
首先,林黛玉对于王熙凤没有利益冲突。
假如林黛玉和贾宝玉结婚后,虽然有担任大总管的可能,但因林黛玉心高气傲,不屑权力,加之身体不好,是王熙凤心目中的“美人灯”,吹吹就灭了,因此,她大概率不会和王熙凤争权,王熙凤依然会稳坐大管家的宝座。
其次,林黛玉和王熙凤的脾气相投。
林黛玉和王熙凤一样,从小都被父母当成男孩来养,只是她们一个是大雅、一个大俗,但是,她们共同的特点是不受世俗思想的约束,都有一颗自由的灵魂。林黛玉不会劝贾宝玉去钻营仕途经济,王熙凤也不相信阴私报应。在性格上,俩人也有相同之处。林黛玉语言犀利,说话一针见血,王熙凤也是直言快语,眼里揉不得沙子。
第三,是因为王熙凤人性上的温暖,让她对林黛玉的孤女身份切切实实地产生了同情。
综上所述,王熙凤无论从客观还是主观,不管从理性还是感性,都导致了她对林黛玉那份深深的犹如亲姐姐对自己的妹妹一样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