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为了废除上千年的丞相制度,这才韬光养晦,隐忍了胡惟庸七年。至于胡惟庸谋反,国史野史,一无可考,也许他心有所思罢了。
大明建立后,朱元璋有感李善长功勋卓著,于是以其第一功臣之名,封其为韩国公,任命丞相,此人外表宽厚,却心胸狭窄。相比之下,为朱元璋打天下立下大功,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刘基却只封了个伯爵,并且俸禄还差下十几倍。
实际上,朱元璋是一个乡土观念很重之人,李善长多年以来一直幕后工作,不抢风头,只会埋头干活,加之同为老乡,自然对他放心。
反观刘基,不仅对事物的判断比朱元璋还要准确,而且还是一个外乡人,加之刘基深悟厚黑之学,且又懂权谋之策,此乃正是阴谋政变之所用,朱元璋不杀他已是不错,还谈何封赏。
俗话说,恶人自有恶人磨,胆敢有专权者,必有敢分权者,淮西集团和浙东集团便在朱元璋眼皮底下开始了争斗,而朱元璋似乎也很有兴趣,坐等一场好戏开始。
当时,刘基的官位是御史中丞,也就是言官的首领,发现李善长亲信凤阳人李彬枉法,查清罪行后,准备处斩。此时正好朱元璋外出,李善长连忙找刘基求情,不想被拒。
眼见淮西集团落败,十分忧虑的李善长明白自己已是众矢之的,他要学刘基,找一个既要容易控制,又不能有太高威望的人,来为自己代言。
于是,李善长便看中了自己的同乡胡惟庸,但他万万没想到,正是这个选择不仅让自己踏上了不归之路,也让淮西集团彻底终结。
胡惟庸很早便追随朱元璋,但一直不得志,总是干一些知县幕僚之类的小官,属于那种自以为怀才不遇之人。
官复原职的刘基由于直言不讳,言语间少有沟通技巧,以至众多大臣开始上表奏疏,向朱元璋说其坏话。朱元璋本就是个生性多疑、善变之人,也就慢慢开始疏远刘基,不再信任。
1370年洪武三年,朱元璋亲自下书给刘基,赐其归乡,而杨宪则由于少了刘基的帮助,很快便遭到淮西派的排挤,不久便被胡惟庸以“放肆为奸事"弹劾,之后被处斩。
成为丞相后的胡惟庸,仍不放过归乡的刘基,指使手下状告,理由居然是刘基占用了一块有王者之气的土地,修房盖屋。朱元璋再次下诏处罚刘基,停发其俸禄。
朱元璋对于淮西集团和浙东集团的斗争,心知肚明,他之所以不出来调解,是因为这两大集团无论谁胜谁负,自己才是最后的胜利者。无论是以胡惟庸为代表的淮西集团还是以刘基为代表的浙东集团,朱元璋要的是王位稳固,再无反叛忤逆之心。
朱元璋之所以选择胡惟庸,并不是因为他有过人的能力,恰恰相反,他才智平庸,主要是他对朱元璋的威胁最小,所以才让胡惟庸成为胜利者,然而愚蠢的胡惟庸怎么能看清这一点。
刘基死后,胡惟庸越发猖狂,贪污受贿,排除异己,甚至开始慢慢挑战朱元璋无上的权力,私自截留奏章、调动官员升降、私自处决犯人。
1373年洪武六年,当胡惟庸挤走丞相汪广洋之后,开始独揽丞相大权达七年之久。
胡惟庸还不满足,开始拉拢李善长,因为李善长不仅德高望重、智勇双全,还有一个难得的宝物,那就是免死铁券,而且不是一张是两张。
胡惟庸拼命巴结李善长,自以为有了这个护身符,就算将来朱元璋清算,也能保全性命,面对这两张空头支票,充分说明胡惟庸和李善长二人政治水平低下,和朱元璋比起来那就是天壤之别。
当满朝文武都成了胡惟庸的同党,胡惟庸不知天高地厚,竟有了心怀异志,意图取朱元璋而代之之想。
朱元璋等待的时机终于到来了。一次郊游,胡惟庸之子坠马身亡,胡惟庸一怒之下,未经吏部,便将车夫处死。此事传到朱元璋耳中,命胡惟庸详细解释。
胡惟庸一番托词之后,朱元璋表情沉默,清楚且平静的说出“杀人偿命”四字后,没看胡惟庸一眼,飘然而出。
胡惟庸之死,正是朱元璋所需要的,他坐在龙椅之上,望着殿下和胡惟庸同朝为臣的大臣,知道他们一定心存恐惧。
胡惟庸死后仅一个月,朱元璋便撤销了延续上千年的职位丞相,取消了中书省的设置,如此规模之大的动作,朱元璋干得雷厉风行,干净利落。
不管怎样,朱元璋达到了他的目的,丞相这个令人讨厌的职位消失了,帝国的一切权力牢牢掌握在他的手中,虽然废除丞相制度后,朱元璋的工作量大大增加,不过他并不在意,在他看来,只要自己勤勉理政,彻夜不休的工作便可以了。
从此,上千年的丞相制度彻底被废除,大明王朝的君主专制开始空前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