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份,花了200万,在西安南三环外买了一套108平的房子,现在市值不到150万,净亏50万,我去找谁说理呢?
我在买房的过程中可谓是一波三折,最终却选择了南郊三环外面均价近20000元/平的房子,算是买在了高点。
西安的房子从2016年,就像脱缰的野马一样,从二环到三环,从南郊到北郊,从城六区到西咸新区,所有的楼盘都开始涨的一塌糊涂。
那时候我还在上海工作,因为老家在陕南,父母妹妹也在西安,所以我是一定会回西安的。只不过我所在的行业,在西安就是特别普通的低收入者,留在上海至少每年能够攒点钱。
自2016年开始,西安的房子从均价7000开始一路飙升,可谓是一天一个价,而且大多数都是期房,现房的楼盘基本没有。
售楼部的顾问们也是熬过了房地产低迷的前几年,终于迎来了房价上涨的红利期了,对待前来看盘的客户,特别的牛气:看上就赶紧交定金,不看就赶紧往后退,后面排队买的人多的是。
我是眼睁睁地看着西安的房子从7000一路突破,破了10000,13000,15000,18000,20000这些关口。
那时候是全民炒房的时代,就连公交车上大妈大爷开口闭口“哪里的楼盘加推了”“哪里的楼盘教育和位置绝佳”等等之类的话题,地产开发商也是抓住了人民购房心切的心理,不断的加推,不断的拿地,不断的涨价。
这里涨得最凶的是两个区域:一个是浐灞,因为有全运会的召开,浐灞成为了西安楼市最火热的地区,一度突破了25000的价格关口;
另一个是西咸新区,因为疯传西咸一体化,西安直管西咸的原因,西咸那些原来荒芜的地方,开发商拿地开盘,价格一度突破20000的关口。
在考察了西安的东南西北四个方位之后,结合各地区的经济产业、交通、教育、就业等因素,我选择了南郊的三环外的某地铁口的楼盘,均价是19800元/平,一口气交了20000元的定金。
然后,我回到上海,着手开始办理自己的离职交接工作。同时,还给售楼顾问私下转了1万元,让他帮我搞定买房资格的问题。
因为老家宅基地靠近县城,有被拆迁的可能,家里让把户口留在老家等拆迁赔偿;同时因为我一直在上海工作,在西安本地没有缴纳社保和公积金。
1个月以后,售楼顾问通知我马上开盘,于是乎我拿着自己从毕业以来攒的25万元,父母给我支持了10万,然后我又从朋友那里借了15万,一共50万交了30%的首付,终于在2020年疫情到来之前,匆匆在西安上车了。
缴纳完首付以后,因为是期房,开始了为期2年多的等待,同时承担了每个月7800元的房贷。
回到西安以后,我光找工作就找了近2个月,因为在西安要找一份我所从事的外贸行业的工作,简直太难了。
最终只能从心底里说服自己,先找一家过得去的单位凑合着上班吧。于是,我从上海一个月月入20000元的白领,变成了西安一个月月入6500元的白领。
每个月发了工资以后连房贷都不够还,但还能怎么办?既然已经决定回到西安,所有的困难都得自己承受,没有人能帮助我。
从2020年开始,中美贸易战,加上疫情的影响,我的行业进一步萎缩。在这种情况下,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已然是万幸,哪里还敢奢望那些更高薪资的工作。
为了应付房贷,我得拓宽个人的收入渠道,做代购、做国外的兼职、接私活等等,把以往自己在海外的客户名单全部撸了一遍,看能不能帮他们找到中国的订单需求。
运气比较好的是,那些客户中有的需要一些中国商品,于是我帮他们在国内找厂家,出产品报告,出口报关等等,每个月平均下来还能有个7000多的外快收入,总算是把每个月房贷的这一关缺口给堵住了。
紧接着过了2020年,2021年,2022年,我买的房子终于快交房了。但国内的房地产市场的环境,却不像前几年那么火热了。
在西安的房地产市场上,烂尾的烂尾,破产的破产,降价的降价,各种地产怪相不一而足。
以我所买的楼盘附近的新楼盘的公示价,基本都聚集在15000-18000元这个区间。而整体西安的二手房市场是有价无市,疫情的影响,让人们都纷纷捂紧钱袋子,不敢轻易出手。
就在前不久,我购买的楼盘的小区业主群里面,一个业主把自己购买的房子以均价15000的价格出手了。他在群里说,自己投资生意失败,着急资金周转,就把房子贱卖了。
虽然是个案,但我所购买的小区降价却是不争的事实。想以19000的价格出手,那只能是做梦。
因为目前疲软的地产市场,有这种两种心态:买了房的人希望房价别跌,最好一直上涨,但这是国家不愿意看到的,所以就必须运用行政手段给地产降温;没买房的人希望房价一直降,最好降到自己可以承受的范围内,那样自己就可以入手了。
对我而言,虽然在近20000元/平的高位买了房,而且也是刚需,但我也不希望自己的资产在市场上缩水,就目前小区那位15000元成交的业主而言,至少损失了近50万元。
而因为我买的面积较小,原计划等着过几年趁着房价再涨涨,自己再攒点钱,换一个大一点的房子呢。但照目前来看,这个计划的房价降价和疫情影响下,彻底泡汤了。
所以,照目前来看,我应该是浮亏50万元,但又能怎么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