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有一句名言:“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话表明了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是天生的。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观点,也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支柱之一。下面,我们来一起朗诵《人之初性本善》这篇经典名篇。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曰黄道,日所经。曰赤道,当中权。曰天地,大有德。曰人伦,我则列。子父母,兄则友。夫妇贵,弟则钦。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此十义,人所同。
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名句饬。有义务,有方便。课长短,句读停。志在圣,笔先贤。宜先学,诗赋颂。读书法,每在口。为孝子,身先士。诗书有道,不读则滞。宁教母,不传习。母传不习,不如不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是非勿论。学之前,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
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五子者,有荀杨。文中子,及老庄。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自羲辞,至于贾谊。春秋左,东周列。法法度,令仪式。颁于下,可称帝。刑书说,须记取。告诸往,追先驱。汉制度,宋刊经。今注者,不可数。其用兹,述圣明。始终经,读之疑。旁通曲,须明辨。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
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彼虽幼,身已仕。尔幼学,勉而致。有为者,亦若是。苏生晉,能辨机。钟繇初,刻画图。彼仕商,尔才俊。修能力,其学文。人不学,不知义。不知义,不谛事。不谛事,何进退?人不学,不知好。不知好,不谛乐。不谛乐,何求生?既谛之,又将行。既行之,又将思。既思之,又将学。学至于行,行至于思。思至于学,学反至于思。何以至哉?觉而明也。